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教育   224篇
科学研究   24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7篇
信息传播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2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27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2.
采用日常生活活动功能指数、丧失率、L ogistic回归分析 ,对江西省上饶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独立自理能力进行评价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江西省上饶市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丧失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大 ,男性高于女性 ,下肢高于上肢 ,丧失率随活动的复杂程度及难度的增大而上升。身体健康是影响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的最主要因素 ,其次是社会经济、心理、精神等因素。  相似文献   
3.
学院批评主要指高校教师的文艺理论与批评著作,它是我国目前文艺理论与批评的重要组成部分。学院批评要获得进一步发展,需要努力贴近文艺工作现实,大力进行理论整合,切实建立起“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优良文风。  相似文献   
4.
对信息熵的探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阐述了熵在信息论中的意义,并分别用信息源的变量数和几率推导出信息熵与物理熵具有统一表达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基于北京大学2009年度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抽样调查数据,针对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高度复杂性、非线性和不确定性特征,运用复杂性科学研究中的神经网络拟合仿真方法,较好地分离出性别差异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特征和流动特征的影响。研究表明:性别因素将会导致10.89%的薪金差距;男性获得就业地户口的机率比女性高出9.27%;从整体上看,男女大学生就业单位性质的差异并不明显。相对上述就业工作特征,毕业生流动特征的性别差异较为显著:男性毕业生比女性具有更强的流动性,除了就业流动以外,上学流动、毕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度分别是19.5%和23.77%,全流动差异更是达到了40.57%;而男女毕业生就业流动概率的差异度仅有2.77个百分点,其主要是女性的流动惰性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6.
关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术教育改革是各大美术院校研究的主要问题,有改革才有发展。本文以当前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招生困难和学生毕业后就业困难为出发点,分别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与科学技术的发展相结合等方面对普通高校美术教育的改革作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7.
对水稻早世代稳定机理研究推测其杂种合子发生了纯合化事件,本实验对杂种合子进行细胞学研究,结果表明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出现染色体片段渗透,体细胞成数分裂等现象。  相似文献   
8.
对于司法认知的效力存在塞耶-威格莫尔理论与摩根-麦考密克理论两种不同的观点。由于司法认知效力问题与被告人由陪审团审判的宪法性权利密切相关,指示陪审团接受法官对结论性事实作出的司法认知可能意味着对犯罪构成直接做出裁定。作出司法认知是否会侵犯刑事被告人的宪法性权利存在着广泛的争议。这种争议不仅在立法过程中存在重大分歧,在司法实践中也莫衷一是。《联邦证据规则》起草者在民事案件中采用摩根-麦考密克理论,但在刑事案件中塞耶一威格莫尔理论却促成了司法认知与宪法性权利的调和。  相似文献   
9.
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05方案”公布实施以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取得了很大成就,但面对新的变化和新的情况,高等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也还存在亟待解决的系列问题。当前,理工类高校加强人文素养培养的路径主要有:认真贯彻落实国家相关规定,探索专业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合力、优化学校人文精神塑造的外部环境、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育者自身的任务素养。  相似文献   
10.
针对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特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相关的实证研究和讨论,研究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特征已经不是简单地遵从于他们的主观意志,而是和多种复杂的因素联系在一起的,其中家庭的地域因素显著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